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版

陆良县应急管理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 陆良县人民政府
  • 2025-01-07 11:11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和县委依法治县办的精心指导下,县应急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论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省委、市委、县委安全生产工作相关要求,推动应急管理法治建设落实落细,圆满完成县应急管理法治建设各项工作。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法治学法、法治宣法及普法工作开展良好

一是法治学习有组织有保障。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法治思想,召开党委会议专题研究安排部署应急管理法治建设、学法宣法普法教育、行政执法、执法队伍建设等相关重要事项。二是法治学习有内容有效果。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重要论述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党支部学习内容和全局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内容,作为全局职工学习培训必选课程和重要内容,并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增加典型案例述法警示教育内容,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三是利用应急管理干部网络学院、“学习强国”等线上学习平台加强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及法治政府建设、应急管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四是普法及法治宣法教育开展有成效,全民安全意识有提升。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主题,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文艺下乡11个乡镇(街道)汇演11场次,观看群众13000余人次,发放各类安全宣传资料3万余份,发送各类安全、自然灾害提醒短信80万余条,设置各类展板、标语等1600余块,提供咨询服务5000余人次。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五进”活动,积极参加全国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答题活动;在主流媒体设立安全生产专栏,多渠道、多形式定期推送安全生产法规政策和安全知识;举办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等各类安全生产培训班13期,参加市级培训取证人员900余人次,全县三级培训4000余人次。结合季节特点,制作安全警示视频(音频)7条,通过大屏幕、农村大喇叭、应急广播等方式高频次播放,全面普及安全常识。

二、安全生产执法工作开展规范有序

(一)依法开展行政检查,积极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积极消除事故隐患。

依法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在全县范围部署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制定印发《陆良县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出台31个部门子方案,形成“1+31”方案体系,成立工作专班,全力推进9个行动,定期调度全县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进展,各级各部门认真对照方案,主动作为,有序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末端落实。牵头部署全县商业综合体安全专项整治、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城镇燃气管道“带病运行”专项治理等一系列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方位、立体式推进各行业领域安全风险防范化解。

依法开展行政检查,积极消除事故隐患。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事故就要处理”理念,依照《安全生产分级分类执法实施办法》要求和年度执法计划,聚焦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和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城镇燃气、特种设备、有限空间、粉尘涉爆、工贸、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紧盯重点时段、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全面开展执法检查和安全监管。持续运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三系统”、矿山安全风险防控及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等。

一是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57户,重大危险源化学品生产企业执法检查6户29项隐患,硝酸铵专业督导检查9户40项隐患,全部整改完成,整改率100%,推进了49户经营企业安全监管系统应用,完成了危化重大项目推进:高危细分领域风险核查、“两重点一重大、互联网+执法”、老旧装置设备安全分类整治、全员培训36场次800余人、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系统运用等;

二是对全县1家烟花爆竹批发公司和80家零售经营店开展全覆盖积分制监管和经营旺季打非治违;对非煤矿山17座(采石场10座、采砂场4座、型材矿山1座、页岩砖厂矿山2座)扎实开展监管执法39家次,排查隐患155条,督促整改隐患134条,整改率86.5%,目前,已排查出重大隐患7条,整改完成3条,整改率43%,还有4条隐患未到整改期限,企业将按照整改计划正在整改。

三是对30户重点工贸企业(粉尘涉爆企业9户,涉氨制冷企业8户,有限空间5户,其他企业8户)开展安全执法检查40家次,排查隐患316条,督促整改隐患280条,整改率89%。开展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整治行动排查出重大隐患23条,整改完成23条,整改率100%。

(二)依法开展行政处罚,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落实行政执法柔性机制。

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梳理并公布全局执法人员名录、执法依据和执法流程等事项。强化执法内部审核,对涉及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均经集体讨论通过,有效降低行政争议风险。2024年,立案并办结行政处罚16件,通过“信用中国”网站开展公示16件,开展立案、呈批、结案全流程法制审核15件,案件公示率、合法性审查率均为100%。

依照《云南省应急管理系统包容审慎执法减免责清单》,严格执法标准,规范执法程序,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对初次违法、没有造成危害后果、危害后果轻微等违法行为实施“首违不罚”、从轻、减轻行政处罚和“限期内改正”,强化复查验收,按要求及时整改,且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规范要求的,依法不予、从轻、减轻行政处罚。对整改不符合要求、拒不整改、弄虚作假的,依法依规,严格行政处罚。同时,积极提供跟踪指导、专家上门、技术帮助、法律咨询等多种服务,教育引导生产经营单位自觉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

(三)依法开展行政许可及政务服务,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得到有效提升。

一是积极落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标准化,审批服务规范化。根据国家、省、市政务服务事项目录,依照事项清单标准及时更新、完善县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政务服务事项清单要素,确保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标准化。依法规范行政审批制度,强化窗口服务质量,压缩审批时限,积极提升审批工作效能。二是积极发挥互联网优势,开展线上线下政务服务,不断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性。在强化政务服务中心应急管理局窗口服务功效的同时,积极利用微信、QQ等网络交流平台,建立应急管理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群,为企业群众提供线上实时咨询、初审等服务,为企业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三是积极落实申请材料精简要求,适时提供容缺受理服务。严格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取消证明事项要求,精简行政许可申请材料,并根据申请人信用情况,积极开展行政许可申请容缺受理服务。2024年办理行政许可事项49件,其中:上级应急管理部门委托初审事项34件,我局许可事项15件;危险化学品类41件,烟花爆竹类7件,非煤矿矿山类1件,公示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100%。

三、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效果显著

(一)防汛抢险工作有保障

防汛责任体系得到压实,组织指挥能力得到提升。明确县级领导联系乡镇(街道)防汛抗旱工作制度,推动乡镇(街道)健全以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指挥长的乡级防汛抗旱指挥体系,初步建立“1262”指挥协调、抢险救援、生活保障等工作分工负责、协调联动的应急响应机制。完善三级防汛责任体系,明确防汛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巡查责任人职责,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指挥顺畅、处置及时的防汛救灾工作格局。汛期预警“1262叫应机制责任制层层落实,6·18洪峰险情处置高效,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极端天气低温冰冻雨雪、暴雨、雷电、大风、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事件。

防汛有谋划有部署,保障能力得到提升。层层签订《2024年度防洪度汛目标责任书》,细化了乡镇(街道)、各成员单位防汛任务、进一步明确了防汛责任。县防办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洪涝地质灾害抢险救灾综合演练和群众转移避险演练的通知》(陆防汛办〔20244号)《关于做好迎接全省防汛备汛工作检查的通知》(陆防汛办〔20245号)等,进入雨季后,专家组会商研判13次,启动抗旱应急响应各1次。组织11个乡镇(街道)、防汛重点成员单位共20余人在应急管理局参加应急管理部防汛工作业务培训4天,9月组织乡镇(街道)、成员单位60余人参加省应急厅防汛实报反馈机制业务培训1次。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在召夸镇小撒卜龙水库成功组织开展了2024年全县洪涝山洪灾害抢险救灾综合演练1次,各乡镇(街道)148个村居委会群众紧急避险演练148次,发布预警提示130余次,叫应乡镇(街道)、村(社区)287次,干部下沉一线60组共计371人次,芳华镇成功避险转移1018人,强降雨均未导致出现人员伤亡。全县74支应急队伍防汛物资储备情况:橡皮艇3艘、编织袋2万条、照明灯具50盏、水泵18台、抽水机10台、发电机9台、潜水电泵11台、抽水泵车3辆,挖掘机2台、桩木1510根、救生衣90件、雨衣200件、水鞋300双及其他应急物资,并按照就近集中原则摆放,确保出现险情灾情时能够拿得出、用得上。同时,根据救灾工作实际需要,加大救灾应急物资储备,保证紧急情况下救灾物资及时投入使用,确保紧急状态下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目前,应急管理局储备救灾大米130吨,棉被357床、棉大衣711件。

(二)森林火灾防范工作开展有序

森林火灾防范有部署有安排。全县国土面积1989.59平方公里,林地面积993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9.91%,森林覆盖率41.99%,草原综合植被盖度85.8%根据国家、省、县森林草原防灭火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陆良县森林草原防灭火预案》针对春节、清明、端午等重点时段和景区、公路沿线、公墓等关键部位,提前增设森林防火标识标牌,通过应急广播轮播森林防火知识700余小时,安排专人巡查、宣传、值守。截至61124解除森林草原防火期,12119共接到67起火警,组织防火应急队伍赴4个乡镇参与火情处置,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4%以下。

加强了森林火灾防范培训演练。组织全县森林防火联防区参加全国森林草原防灭火业务大讲堂接处警工作、重要火情处置、应急处置演练等培训,通过业务培训和实战演练,持续提升森林火灾扑救指挥协调能力、各联防区协同作战能力和火灾扑救处置能力。

加强了森林火灾隐患治理。深刻汲取5·05森林火灾事故教训,举一反三,以加强火源管理为抓手、以落实监护主体责任制为关键,严格落实防火值班值守、野外火源管理等制度,严肃责任追究,形成林有人管、山有人护、责有人担的良好局面。严格管控敏感时段,在高火险期内,采取分片划段的办法,实行林长+护林员包山头地块,推进干群联防联治。常态化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和查处违规用火专项行动,并结合冬春火灾防控、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行动等工作,成立检查组,全面排查安全事故隐患。

(三)抗震救灾工作有基础

持续推进地震监测预报预警、物资储备和演练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全县4个地震宏观观测点和5个宽频带强震监测站和1GNSS观测站场地的监测预报预警,形成三网一员工作格局,为平时的地震知识宣传、宏观异常收集上报、震时的信息统计提供了预警保障;二是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各乡镇、街道准备了大衣、棉衣、救生绳、风机、木桩等10类物资2315件,并签订了工程机械临时征用协议。三是各级各类应急演练503场次34016人(其中:全县综合性应急演练1536人,专项应急演练4220人,镇(街道)级演练151513人,村级(社区、村委会)1311967人,170多所中、小学、177所幼儿园);全县170所中小学校完成型、型地震预警终端全覆盖工作。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一是利用应急广播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云南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使全县人民进一步增强防震减灾法治意识。二是持续开展普法宣传七进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安全周、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5.12”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安全生产月、国际减灾日、“11.6”云南省防震减灾日等集中时段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发放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册及用品3300余件,接受群众咨询1200余人次。三积极利用电视、手机微信、互联网等新媒体工具进行防灾减灾救灾知识的普及。一年来电视台播出新闻报道3篇。四是联合教体局邀请省地震局专家在陆良联合高级中学开展地震科普携手同行地震知识讲座和3200多师生参与的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四)切实筑牢防灾减灾工作基础

一是持续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年初《陆良县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报告》经省市审核通过,9月份完成了风险普查数据更新工作。二是按照国安办要求,定期、不定期开展国家安全风险研判(我局涉及生产安全和自然灾害领域)并报告县委国安办,2024已研判报告22次。三是组织二十余家县直单位、各乡镇(街道)及有关企业参加,多途径多形式开展了第十六个“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促进全县群众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能力提升,提升我县总体防灾减灾能力水平。四是组织全县灾害风险隐患信息员进行了一次业务培训,让信息员会识别、会处置、会报送。累计报送了30余条风险隐患信息,打破了我县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0记录,其中两条信息经识别、整理后作为避险成功典型案例报送至省应急管理厅。

(五)救灾工作卓有成效

2024年,全县境内共发生自然灾害10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1次、春夏连旱1次、风雹灾4次、洪涝灾害4次)造成119415人受灾、84829人饮水困难,15612人需救助;因旱饮水困难牲畜63289头,其中大牲畜12157头、小牲畜51132头;农作物受灾160181亩、成灾10490亩、绝收4205亩,灾害共造成农作物直接经济损失5650.4467万元。

一是发放救灾棉被1149床,救灾棉衣566件,解决了1715人次冬春期间衣被取暖问题。二是做好2024年春节省委、省政府走访慰问受灾困难群众工作,认真排查核实需救助的100户因自然灾害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人员,按照每户1000元的慰问标准在春节前进行了慰问,三是做好救灾资金发放工作。按照户申、村评、乡核、县定的程序核准发放救助对象,按照民主评议、张榜公布、公开发放的工作流程,通过财政一卡通系统发放中央冬春救助资金286万元,惠及全县10个乡镇(街道)707917482人,保证受灾困难群众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无盲点、全覆盖,做好应救尽救、精准发放,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真正送到人民群众心里。

(六)大应急体系稳步推进,应急处置能力有所提升

一是加快了应急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陆良县应急指挥部运行,完成指挥调度系统、救援装(设)备等发放管理,根据国债项目,目前已完成可研报告编制并积极上报争取早日纳入项目大盘子计划,项目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二是加强了应急管理实战培训全年组织200余人员分批次、分阶段参加全国、全省、全市应急指挥业务专题培训或应急处置专业化能力培训,提升应急队伍专业素质和应急处置水平。三是强化应急队伍力量建设。全县11个乡镇(街道),县直各部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基本完成应急队伍的力量整合,其中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1支,森林消防队伍1支,企业兼职消防队伍4支(包装厂、燃料厂、复烤厂、北辰高级中学),抢供电保障队伍1支,乡镇应急救援队伍11支,县直各部门各类应急队伍56支。全县共有74支应急队伍,共计1781人(实际能出动1049人)。社会力量总人数4275人,实际能出动3530人。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局法治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比如执法队伍力量还有待进一步充实,标准化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等。

下一步,我局将严格对标对表、查漏补缺,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统领,按照县委依法治县办法治建设具体要求,持续推进应急管理法治化建设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一是持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拓宽普法宣法途径、平台和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二是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相关制度,持续巩固“互联网+执法”系统应用,深入推进全县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压紧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是持续加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教育培训,优化管理服务,不断提升应急管理依法行政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全县社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贡献应急力量。

2024年12月14日